金融赋能民营经济,资本市场“活水” 涌动

发布日期:2025-03-31

近期,资本市场上民营企业动作频频,展现出蓬勃活力与进取态势。3 月 18 日晚,国内民营天然气运营商龙头新奥股份发布公告,宣布正在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可能涉及发行股份,且标的公司同属天然气行业。新奥股份业务广泛,覆盖天然气销售、产业智能平台建设与运营等天然气全场景,在全国多地运营众多燃气项目,服务大量家庭和企业客户。此次筹划重组,无疑是其在天然气领域进一步整合资源、拓展业务版图的重要举措。

无独有偶,3 月 12 日晚间,亿华通也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方式购买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 100% 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亿华通作为国内燃料电池系统龙头企业,在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进程中成绩斐然,此次收购旭阳氢能,将有力促进其在氢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布局的延伸,进一步打通产品终端应用场景,与旭阳集团实现协同发展,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新奥股份和亿华通均为民营企业,二者借助资本市场东风开启战略布局与资源整合,这仅是资本市场服务民营经济的一个生动缩影。一直以来,民营企业都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和组成部分,而资本市场也为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关键平台。数据显示,A 股市场近三分之二的上市公司为民营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以及北交所,这一比例约达八成,新三板中更是约九成为民企。在再融资、并购重组方面,民企家数约占全市场的七成,充分彰显了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重要地位和活跃度。

政策护航,注入发展“强心针”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以及保障民生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力量。尤其是在新兴产业领域,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源泉。为引导金融资源持续流向民营企业,拓宽其直接融资渠道,一系列积极政策信号不断释放。

中国证监会党委在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时明确表示,要全力做好民营企业股债融资支持工作。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着力点,切实抓好“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 以及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实施意见等政策的落实落地。通过完善多层次市场体系,加快培育耐心资本,吸引更多优秀民营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实现发展壮大。

近年来,资本市场对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在股权融资方面,中国证监会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2024 年,A 股市场有 57 家民企成功通过 IPO 实现融资,2230 家次民企完成并购重组,占全市场七成以上,高端制造、新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企业从中受益显著。进入 2025 年,资本市场热度不减,1 月 1 日至 3 月 19 日期间,首次披露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 A 股上市公司超 30 家,其中一半以上为民营企业,足见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和发展决心。

在债券融资领域,“第二支箭” 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对民企债券融资的支持力度。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挂钩民企债券发行的信用风险缓释凭证(CRMW)共 64 笔,金额达 135.91 亿元,同比增长 16%;支持 18 家民企发行 294.4 亿元债券,同比增长 48%,挂钩民企的 CRMW 占比大幅提升至 78%。中证鹏元研究发展部统计数据也显示,2024 年民企融资状况显著改善,非地产类民企债券自 2018 年以来首次实现净融资,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债券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成效显著。

聚焦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以来,浙江凭借其强大的创新实力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创新策源地”。开源大模型 DeepSeek 的迅速走红以及 “杭州六小龙” 的声名鹊起,都凸显了民营经济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推动作用。民营企业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的贡献日益突出,资本市场也紧密围绕这一趋势,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核心着力点,持续为民营企业拓宽股权融资渠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股权市场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通过健全资本市场功能,助力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以及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深化多层次股权市场的错位发展,提升市场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建立健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机制,加大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

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科创板已成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阵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苑多然表示,将以深化科创板建设和并购重组市场改革为突破口,加速落实“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推动更多优质民营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发行上市。针对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未盈利标的等情形,适当提高估值包容性,促进更多代表性案例落地,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营造更有利的资本市场环境。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科创板企业浩瀚深度公司独立董事张连起表示,将紧紧抓住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革命机遇,坚持强化科创板企业“硬科技” 定位。充分利用股权融资、股权激励等政策工具,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审慎积极推进产业并购。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够增强企业自身持续良性发展的势能,还能使公司在国家战略引领下承担更大责任,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力量。

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赋能民营企业腾飞

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持续创新以及对政策机遇和时间窗口的精准把握,而顺畅、低成本的融资渠道则是其中的关键因素。从直接融资角度来看,完善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能够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本支持,有效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例如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分别为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的民营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股权融资渠道。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多层次资本市场可在多个方面进一步发力。首先,要优化市场准入机制,推动更多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其次,应扩大债券融资和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创新应用,丰富融资工具种类,提升融资灵活性;此外,要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优化融资环境,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市场透明度,增强市场对民营企业的信任度,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在发挥债券融资优势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财信证券指出,目前国有企业在科创债券发行中占据主力地位,这与债券融资的信用属性特征相符。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在债券融资市场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可以结合我国多层次债券市场建设,进一步创新科创债券融资品种,为中小科创企业提供灵活多样、高效率且风险与成本相匹配的债券融资选择,满足不同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助力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稳健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