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产融合作呈现出多点开花、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积极推动,一系列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举措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旨在进一步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提升工业现代化水平。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自2021年2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助企融资超1万亿元,成为推动产融合作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该平台助企融资新增约2900亿元,同比增速高达40.7%,显示出产融合作的强劲动力和广阔前景。同时,17家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的建成,以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的成功举办,进一步促进了金融资源与优质中小企业的精准对接,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陕西省,首笔科技型企业“中试贷”贷款的落地标志着金融机构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大同共聚(西安)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受益者之一,获得了浦发银行西安分行提供的500万元资金支持,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这一创新金融产品不仅解决了科技型企业在中试阶段面临的融资难题,还为企业后续的产业化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浦发银行的相关创新实践只是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目前,各类金融机构针对制造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出了专精特新贷、科技成果转化贷、工业数转贷等一批特色金融产品,以及“中试险+研发贷”等多种金融组合模式。这些创新金融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的供给,也为制造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多样的融资选择,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
随着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的不断完善和落地,更多金融资源将流向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等关键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抓紧制定出台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政策文件,引导更多金融资源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推进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应用,增加数字赋能,提升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便捷化水平。
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为连接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重要桥梁,将继续发挥纽带和汇聚效应。通过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智能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资源在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发挥作用。同时,加强跨部门涉企信息共享机制,优化平台功能服务,不断延伸平台为企公益服务能力,为产融合作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我国产融合作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随着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政策的持续深化和落地实施,金融资源将更加精准地流向实体经济领域,为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同时,产融合作的不断深化也将推动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为金融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