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抹茶出口内销两旺:2025 年产量将超 5000 吨,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

近年来,中国抹茶产业呈现 “出口内销双增长” 的蓬勃态势,成为茶产业中增速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显示,2024 年国产抹茶产量达 4200 吨,同比增长 25%;其中出口量 1800 吨,同比增长 30%,出口额突破 3 亿美元;内销量 2400 吨,同比增长 22%,国内市场规模达 28 亿元。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产业链不断完善、消费需求持续升级与技术创新加速,行业机构预测 2025 年国产抹茶产量将突破 5000 吨,较 2024 年增长 19%,出口与内销规模有望同步实现 20% 以上的增长,国产抹茶正从 “小众品类” 迈向 “大众消费” 与 “全球竞争” 的新阶段。

从产业背景来看,全球抹茶市场正处于快速扩张期。受健康消费趋势与日式饮食文化传播影响,抹茶在食品加工(烘焙、糖果、饮料)、化妆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2024 年全球抹茶市场规模达 120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 15% 以上。在此背景下,中国凭借 “茶园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优势显著、技术工艺持续升级” 的核心竞争力,逐步打破日本抹茶对全球高端市场的垄断,国产抹茶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从 2020 年的 15% 提升至 2024 年的 28%,成为全球抹茶市场的重要增长极。

一、双轮驱动:出口内销两旺的核心逻辑

国产抹茶实现 “出口内销两旺”,并非偶然,而是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国内消费升级、产业供给能力提升” 三重因素共振的结果,从需求端与供给端共同推动产业规模扩张。

(一)出口增长:全球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国产抹茶出口的快速增长,得益于 “全球需求扩张、成本优势显著、品质持续提升” 的多重支撑,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 全球需求扩张:欧美、东南亚等地区对抹茶的需求持续增长,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与保健品领域。2024 年,欧洲抹茶市场规模达 3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8%,其中烘焙食品(如抹茶蛋糕、饼干)与功能性饮料(如抹茶拿铁、抹茶益生菌饮品)是主要增长点;东南亚市场受日式料理普及影响,2024 年抹茶需求同比增长 25%,成为国产抹茶出口的新兴市场。中国凭借 “高性价比” 优势,成为全球抹茶采购商的重要选择,2024 年对欧洲出口抹茶 800 吨,同比增长 35%;对东南亚出口 500 吨,同比增长 40%;

  • 成本优势显著: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茶园面积,2024 年茶园面积达 4500 万亩,占全球茶园总面积的 60% 以上,且主要产区(浙江、贵州、安徽)劳动力成本低于日本,使得国产抹茶在价格上具备显著优势。以高端抹茶为例,日本宇治抹茶出厂价约 800 元 / 公斤,而国产高端抹茶出厂价约 500 元 / 公斤,价格差距达 37.5%,吸引大量国际食品企业选择国产抹茶作为原料;

  • 品质持续提升:国内抹茶企业通过 “引进先进设备、优化种植工艺、建立质量标准”,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例如,浙江某抹茶企业引进日本全自动抹茶生产线,实现 “鲜叶采摘 - 蒸汽杀青 - 干燥 - 研磨” 全流程自动化,抹茶细度可达 3000 目以上,符合欧盟、美国等市场的食品安全标准;同时,国内企业积极参与国际认证,2024 年获得欧盟有机认证的国产抹茶企业达 32 家,较 2020 年增长 2 倍,进一步打开国际高端市场。

(二)内销增长:消费升级与场景拓展双重拉动

国内抹茶消费市场的快速增长,源于 “健康消费理念普及、应用场景多元化、品牌化发展加速” 的推动,消费群体与消费频次不断提升:

  • 健康消费驱动:抹茶富含茶多酚、咖啡因、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备 “抗氧化、提神醒脑、促进代谢” 等健康属性,契合当前国内 “健康化、功能化” 的消费趋势。据 CBNData 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消费者对 “健康食品” 的关注度同比提升 30%,其中 “抹茶类食品” 的搜索量同比增长 45%,成为健康食品领域的热门品类;

  • 应用场景多元化:抹茶的应用场景从传统的 “茶饮、甜品” 向 “烘焙、饮料、零食、化妆品” 等领域延伸。在茶饮领域,喜茶、奈雪的茶等头部茶饮品牌推出 “抹茶生椰乳、抹茶芝士茶” 等爆款产品,2024 年国内抹茶茶饮市场规模达 15 亿元,同比增长 28%;在烘焙领域,好利来、元祖等品牌推出 “抹茶蛋糕、抹茶月饼”,拉动抹茶原料需求增长;在化妆品领域,自然堂、珀莱雅等品牌推出 “抹茶面膜、抹茶护手霜”,2024 年抹茶化妆品市场规模达 5 亿元,同比增长 35%;

  • 品牌化发展加速:国内涌现出一批专注于抹茶的品牌,如 “茶里”“抹小茶” 等,通过 “线上线下融合” 的渠道布局与 “年轻化营销”,提升品牌知名度与用户粘性。例如,“抹小茶” 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开展 “抹茶食谱分享、直播带货”,2024 年线上销售额突破 2 亿元,同比增长 50%;同时,线下进驻盒马、山姆等高端超市,拓展消费场景,推动内销规模快速增长。

二、产业支撑:产量将超 5000 吨的核心保障

2025 年国产抹茶产量有望突破 5000 吨,这一预测并非盲目乐观,而是基于 “种植基地扩张、技术工艺升级、产业链完善” 的坚实支撑,产业供给能力持续提升。

(一)种植基地扩张:原料供应能力增强

国内抹茶企业纷纷加大种植基地建设投入,优化品种与种植模式,保障原料供应的稳定与优质:

  • 基地规模扩张:浙江、贵州、安徽等主要产区的抹茶种植基地面积持续扩大,2024 年全国抹茶专用茶园面积达 20 万亩,同比增长 20%,预计 2025 年将突破 25 万亩,可支撑 5000 吨以上的抹茶产量。例如,浙江松阳建设 “中国抹茶之都”,2024 年抹茶专用茶园面积达 8 万亩,年产抹茶 1500 吨,占全国总产量的 35.7%;贵州铜仁依托 “生态优势”,发展有机抹茶种植,2024 年茶园面积达 5 万亩,年产抹茶 800 吨,同比增长 40%;

  • 品种优化:国内企业引进日本优质抹茶品种(如薮北种、丰田种),并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培育适合本土气候的品种,提升鲜叶品质。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培育的 “中茶 108” 品种,鲜叶茶多酚含量达 25% 以上,高于传统品种 10%,且抗病虫害能力强,已在浙江、安徽等地推广种植,2024 年该品种鲜叶产量占全国抹茶鲜叶总产量的 20%;

  • 标准化种植:推广 “标准化种植技术”,如 “矮化密植、有机种植、精准施肥”,提升鲜叶产量与品质。例如,浙江某抹茶基地采用 “有机种植模式”,禁用化学农药与化肥,通过生物防治(如天敌昆虫、微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鲜叶合格率达 98% 以上,符合高端抹茶原料要求。

(二)技术工艺升级:生产效率与品质双提升

国内抹茶企业通过 “引进先进设备、自主研发创新”,推动生产工艺升级,实现 “效率提升、成本下降、品质优化”:

  • 自动化生产设备普及:从日本、德国引进全自动抹茶生产线,涵盖 “鲜叶采摘、蒸汽杀青、冷却、干燥、去梗、研磨、筛选” 全流程,生产效率较传统手工工艺提升 10 倍以上,且产品细度均匀(可达 3000-5000 目)、色泽翠绿,符合高端市场需求。2024 年,国内拥有全自动抹茶生产线的企业达 58 家,较 2020 年增长 3 倍,自动化生产占比从 30% 提升至 65%;

  • 关键技术突破:国内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在 “杀青工艺、研磨技术、保鲜技术” 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例如,在杀青工艺上,研发 “微波杀青 + 蒸汽杀青” 组合工艺,既能保留鲜叶的营养成分,又能提升抹茶的香气与色泽;在保鲜技术上,采用 “真空包装 + 低温储存”,延长抹茶保质期从 6 个月至 12 个月,降低出口运输中的品质损耗;

  • 质量标准完善:制定《抹茶》国家标准(GB/T 34778-2024),明确抹茶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规范行业发展。同时,企业积极建立 “从茶园到茶杯” 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通过二维码等技术,消费者可查询抹茶的种植基地、生产批次、检测报告等信息,提升产品信任度。

(三)产业链完善:从原料到终端的协同发展

国产抹茶产业链不断完善,形成 “种植 - 加工 - 应用 - 销售” 的完整链条,上下游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规模扩张:

  • 上游种植:形成以浙江、贵州、安徽为核心的三大产区,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基地不断涌现,为下游加工提供稳定原料;

  • 中游加工:除传统的抹茶粉加工外,延伸出 “抹茶浓缩液、抹茶提取物” 等深加工产品,拓展应用场景。例如,某企业研发的抹茶浓缩液,可直接用于饮料、化妆品生产,简化下游企业的生产流程,2024 年深加工产品占比达 15%,同比增长 5 个百分点;

  • 下游应用:与食品饮料、化妆品、保健品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形成 “定制化生产” 模式。例如,为头部茶饮品牌定制 “低糖抹茶粉”,为化妆品企业定制 “高纯度抹茶提取物”,2024 年下游合作企业超 2000 家,较 2020 年增长 2 倍;

  • 销售渠道:构建 “国内 + 国际、线上 + 线下” 的多元化销售网络。在国内,通过电商平台(天猫、京东)、线下商超、餐饮渠道销售;在国际,通过参加德国科隆食品展、美国 IFT 食品科技展等国际展会,拓展海外客户,2024 年海外客户数量达 500 家,较 2020 年增长 3 倍。

三、挑战与机遇:产业发展的双重考验

尽管国产抹茶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在 “国际竞争、品质提升、品牌建设” 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同时也迎来 “全球需求增长、技术创新、政策支持” 的机遇,产业发展进入 “机遇与挑战并存” 的关键阶段。

(一)挑战:国际竞争与品质瓶颈

  • 国际竞争加剧:日本抹茶凭借 “品牌优势、品质口碑”,长期占据全球高端抹茶市场,2024 年日本抹茶在全球高端市场(单价超 1000 元 / 公斤)的份额仍达 70%,国产抹茶在品牌影响力、高端产品研发上仍存在差距;同时,印度、越南等新兴产区也在加速发展抹茶产业,以更低的成本竞争中低端市场,对国产抹茶形成双重挤压;

  • 品质参差不齐:尽管头部企业品质提升显著,但部分中小企业仍存在 “生产设备落后、质量标准不达标” 的问题,导致产品品质参差不齐,影响国产抹茶的整体口碑;

  • 人才短缺:抹茶产业需要 “种植、加工、研发” 等专业人才,尤其是具备国际视野的高端技术人才与营销人才,当前行业人才缺口达 5000 人,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机遇:需求增长与政策支持

  • 全球需求增长:全球抹茶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尤其是新兴市场(如东南亚、拉美)需求增速超 25%,为国产抹茶出口提供广阔空间;

  • 技术创新驱动:AI、物联网等技术在抹茶产业的应用,如 “智能茶园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光照,精准施肥)、“AI 品质检测系统”(自动检测抹茶的色泽、细度、污染物),将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

  • 政策支持:国家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抹茶纳入 “特色农产品” 扶持范围,地方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如浙江松阳对抹茶企业给予 “种植补贴、设备补贴、出口退税” 等支持,2024 年全国抹茶产业获得政策补贴超 5 亿元,同比增长 20%,为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四、行业启示与课程引导:品牌与营销的关键作用

国产抹茶产业要实现从 “规模扩张” 到 “高质量发展” 的跨越,“品牌建设与营销创新” 至关重要。在国际市场,需提升品牌影响力,打破日本抹茶的垄断;在国内市场,需通过营销创新,培育消费习惯,拓展应用场景。对于抹茶企业而言,如何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打造知名品牌,实现 “从原料供应商到品牌运营商” 的转型,成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首席营销官 (CMO) 实务与增长战略高级研修班https://ss7.portal.vixue.tech/preview/441/16515/709)联合国内顶尖营销专家、品牌顾问,围绕 “品牌战略、营销创新、渠道建设、用户运营” 四大核心模块,通过实战案例教学(如食品行业品牌建设经验、跨境营销案例)、小组模拟演练、企业实地参访等形式,帮助企业营销负责人掌握 “品牌打造与营销增长” 的底层逻辑与实操方法。

通过学习该课程,营销负责人能够提升品牌战略思维与营销实战能力,学会如何结合抹茶产业特点,制定 “差异化品牌定位、多元化营销渠道、精准化用户运营” 策略,推动国产抹茶品牌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实现产业规模与品牌价值的双重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