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额度再扩容,释放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信号

发布日期:2025-07-03

2025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宣布向符合条件的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发放合计30.8亿美元的新一批投资额度。这是继2023年底以来首次集中扩容QDII额度,标志着中国金融市场在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同时,也在积极回应市场对多元化资产配置和全球资本流动的需求。

此次获批的机构中,包括基金公司、证券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等共计60家证券类机构,合计获得21.2亿美元额度,显示出监管层面对专业资产管理机构“走出去”能力的认可与支持。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跨境投资需求,也为境内金融机构提升国际化水平提供了新契机。

推动金融双向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QDII制度自设立以来,一直是中国金融市场“走出去”的重要通道之一。它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内金融机构,在一定额度内将资金投向境外资本市场,是实现跨境资本双向流动的重要机制安排。

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节奏不一,QDII额度的适时扩容,体现了我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战略定力。通过扩大QDII额度,中国向国际市场传递出坚定推进金融开放的信号,有助于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并进一步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影响力。

同时,QDII与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制度形成协同效应,构建起“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双向开放格局。一方面,QFII吸引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QDII引导国内资金有序“出海”,共同促进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高效配置。

满足投资者多元配置需求,助力财富保值增值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全球化意识增强,投资者对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持续上升。QDII基金作为重要的跨境投资工具,已成为众多投资者分散风险、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选择。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5月末,全市场QDII基金净值规模已达6542.78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7.03%。这反映出投资者对QDII产品的高度认可和旺盛的市场需求。QDII额度扩容后,基金管理人将拥有更多操作空间,可以更灵活地设计和发行多样化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需求,进一步丰富境内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路径。

此外,部分QDII产品如RQDII(人民币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允许以人民币进行境外投资,有助于推动人民币计价资产在海外市场的使用,提升人民币作为投资货币的功能,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QDII额度扩容,对境内金融机构而言意义深远。基金公司、券商资管及券商本外币资产管理业务将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布局,增强全球资产配置能力。同时,这也对机构的境外研究能力、风险管理水平和合规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长远来看,参与全球市场不仅是业务拓展的机会,更是能力升级的过程。金融机构需不断加强跨境投研体系建设,提升对海外市场政策、经济周期、行业趋势的理解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与此同时,QDII业务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进程。通过与国际接轨的投资实践,本土机构有望逐步建立起符合国际标准的风控体系和治理结构,为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国际化奠定基础。

双向开放步入深水区,QDII扩容释放积极信号

本次QDII额度的扩容,不仅是对当前市场多元化投资需求的及时响应,更是中国金融市场由单向开放走向双向融合的重要一步。它既服务于国家战略层面的金融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也切实满足了居民资产配置的现实需要,同时提升了境内金融机构的全球竞争力。

未来,在守住风险底线的前提下,预计监管部门将继续稳妥有序推进QDII额度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机制,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更深层次融入全球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