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场在站上 3800 点整数关口后,并未延续单边上行态势,反而进入震荡整理阶段,市场资金对后续方向的分歧逐步显现。就在市场情绪略显谨慎之际,8 月 28 日 A 股市场迎来戏剧性 V 型反转,科技板块的强势爆发成为关键推手 —— 中芯国际、寒武纪等龙头股刷新股价新高,科创 50 指数单日大涨超 7%,同样创下历史峰值,市场风格切换的信号愈发清晰。
与科技股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此前长期占据市场核心地位的贵州茅台、宁德时代,当日均以绿盘报收。从近期资金动向来看,传统权重股 "茅王"" 宁王 " 遭遇资金撤离,而以中芯国际、寒武纪为代表的新兴科技企业则成为资金布局的重点方向,A 股市场的投资主线正在发生深刻转变。
对于当前市场趋势,业内分析普遍认为,本轮行情的核心逻辑已聚焦 "科技牛",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算力算法、光模块等领域,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核心赛道,正成为资金追逐的焦点。不过,也有观点提示,科技股短期快速冲高后,估值泡沫风险逐步累积,后续可能面临阶段性调整压力,但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推进,科技板块的成长趋势仍具确定性。
科技股强势突围,寒武纪登顶 "股王"
8 月 28 日,A 股主要指数呈现分化上行态势。其中,科创 50 指数表现最为亮眼,单日大涨 7.23%,收盘点位创下历史新高;沪指上涨 1.14%,深成指涨幅达 2.25%,创业板指也收获 3.82% 的显著涨幅。从市场成交来看,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突破 2.97 万亿元,保持高位活跃状态。个股层面,全市场 2867 只个股实现上涨,2400 只个股下跌,整体呈现 "涨多跌少" 的格局。
行业板块方面,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科技相关板块集体领涨。通信、电子、计算机行业涨幅居前,国防军工、非银金融等板块也表现活跃;而传统板块则普遍承压,煤炭、农林牧渔、纺织服饰、食品饮料、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相对靠前。
具体到个股,芯片板块成为当日市场的 "领头羊"。中芯国际单日大涨 17.45%,股价收于 119.22 元 / 股,创下上市以来的历史新高,从年内表现来看,该股累计涨幅已达 95.91%,接近翻倍。同为芯片领域的寒武纪表现更为抢眼,当日上涨 15.75%,股价攀升至 1587.91 元 / 股,这一价格不仅远超贵州茅台 1446.10 元 / 股的当日收盘价,更使其正式登顶 A 股 "股王" 宝座,年内累计涨幅高达 141.32%。
作为国内稀缺的云端 AI 芯片研发企业,寒武纪的业绩表现也为股价提供了支撑。公司此前发布的 2025 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8.81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434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0.38 亿元,实现盈利突破。
在寒武纪等龙头股的带动下,AI 产业链相关板块全面爆发。光模块(CPO)指数单日大涨 10%,板块内个股掀起涨停潮 —— 天孚通信以 20% 的幅度涨停,长芯博创涨幅接近 20%,德科立、新易盛、光库科技、中际旭创、长光华芯、东山精密等多只个股涨幅均超 10%。截至当日收盘,中芯国际、寒武纪、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瑞芯微等多只 AI 产业链个股均创下历史新高。
与科技股的强势形成反差的是,传统权重股表现低迷。8 月 28 日,贵州茅台下跌 0.13%,宁德时代下跌 0.32%;从年内表现来看,贵州茅台股价微跌 3.25%,宁德时代仅微涨 7.27%,显著跑输同期市场主流指数。
从指数对比来看,包含中芯国际、寒武纪等科技龙头的科创 50 指数年内涨幅已达 37.99%;而以传统消费龙头为核心的茅指数年内涨幅为 17.19%,以新能源龙头为代表的宁组合年内涨幅为 27.76%,两者分别跑输科创 50 指数 20 个百分点、10 个百分点,市场风格分化态势十分明显。
资金加速 "弃旧投新",科技板块成 "吸金" 主力
对于本轮市场行情的驱动逻辑,业内普遍认为属于 "水牛行情" 范畴,即流动性宽松背景下,资金流向成为主导市场走势的核心因素。8 月 28 日 A 股的 V 型反转,正是得益于科创板的强势表现吸引了大量增量资金入场。
从当日主力资金流向来看,行业层面呈现明显的 "弃旧投新" 特征。电子、通信、计算机、有色金属、非银金融等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其中电子行业最受青睐,不仅当日净流入规模居首,在近 5 日、近 20 日、近 60 日的主力资金流向统计中,也始终保持净流入最多行业的地位。与之相反,医药生物、食品饮料、公用事业、农林牧渔、传媒等传统板块则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医药生物板块当日净流出规模达 50.28 亿元,近 5 日累计净流出更是高达 105.11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长期被资金抛售的银行板块出现态度转变。从近 60 日数据来看,银行板块是主力资金净流出最多的行业,但 8 月 28 日该板块迎来 19.04 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显示部分资金开始关注低估值传统板块的补涨机会。
个股资金流向方面,Wind 数据显示,8 月 28 日中国稀土、胜宏科技、中芯国际成为主力资金布局的重点,分别获得 43.61 亿元、37.01 亿元、35.58 亿元的净流入;而贵州茅台、章源钨业、比亚迪则遭遇资金抛售,净流出规模分别为 7.12 亿元、5.19 亿元、4.96 亿元,宁德时代也以 3.28 亿元的净流出额位列当日净流出榜第 13 位。
若将时间维度拉长至近 10 日,宁德时代、贵州茅台分别位列主力资金净流出榜第一位、第四位,传统权重股的资金撤离趋势仍在延续。而寒武纪、中芯国际则持续获得资金青睐,寒武纪近 10 日主力资金净流入 50.49 亿元,近 20 日净流入规模达 119.13 亿元,位列近 20 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榜第四位;中芯国际除 8 月 28 日获得 35.58 亿元净流入外,近 5 日累计净流入也达 59.04 亿元。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尽管科技个股表现强势,但跟踪科创 50 指数的 ETF 产品却出现资金撤离迹象。Wind 数据显示,市场规模最大的两只科创 50ETF—— 华夏科创 50ETF、易方达科创板 50ETF,近 5 日分别净流出 99.47 亿元、40.32 亿元。自 7 月底以来,这两只 ETF 的份额便持续减少,尤其是在科创 50 指数屡创新高后,资金赎回速度明显加快,显示部分投资者开始兑现科技板块的短期收益。
市场投资逻辑重塑,科技成新时代主线
8 月 28 日 A 股市场的走势,不仅是单日行情的反转,更折射出 A 股投资逻辑的深刻变革 —— 以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为代表的传统核心资产热度降温,中芯国际、寒武纪引领的科技板块崛起,科创 50 指数刷新历史新高,标志着市场主线正式切换至科技赛道。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本轮行情的核心是 "科技牛",科技龙头股股价超越白酒龙头股,本质上是市场对产业趋势的认可。在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传统行业的增长空间逐步收窄,新兴科技产业的成长机会不断增多,这也导致市场赚钱效应向科技板块集中,而传统板块则多数处于底部震荡阶段。
杨德龙进一步分析称,当前市场正处于从第三次科技革命向第四次科技革命过渡的关键时期。恒生科技指数所代表的互联网巨头,是第三次科技革命 "互联网 + 消费" 模式的产物,但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其投资价值已明显下降;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人工智能,"AI + 消费" 的落地场景集中在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算力算法、光模块等领域,这些赛道将成为未来市场的核心增长点。
"资本的嗅觉始终是敏锐的,其流向往往指向代表未来的行业,而非过去的龙头企业。在经济转型阶段,科技成长方向能为股东带来更高的回报弹性,但需要注意的是,科技创新类股票易出现估值泡沫,尽管 AI 板块长期趋势向好,但短期快速上涨后,调整压力也在逐步累积。" 杨德龙补充道。
格上基金研究员托合江也表示,近期 AI 板块的强势表现,主要得益于算力需求持续增长、AI 应用加速落地以及国产化技术突破的多重利好。不过,在收益高增的同时,AI 主题基金的波动性也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板块波动,避免盲目追高。
对于后续市场走势,中信建投证券认为,当前 A 股处于高位震荡阶段,需重点关注科技板块高位个股的估值风险。但从驱动逻辑来看,本轮市场上涨由产业政策与业绩增长共同支撑,在核心驱动力未发生边际变化的情况下,市场整体仍有望保持平稳向上态势,科技板块的长期成长逻辑仍具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