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八条”:为科创企业成长注入澎湃动力

在新经济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的当下,如何为科创企业打造更适宜的发展环境,助力其跨越成长障碍、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课题。《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简称“科创板八条”)应运而生,它凭借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包容性的制度设计,为科创企业构建了从萌芽到腾飞的全生命周期支持体系。

这一创新制度犹如一场及时雨,不仅为科创企业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呵护,更营造出“初创企业有盼头、成长企业有奔头、成熟企业有劲头”的优质发展生态。

破除上市壁垒,为优质未盈利企业打开资本大门

科创企业,尤其是那些专注于前沿科技领域的“硬科技”企业,通常具有前期投入巨大、研发周期漫长、研发成果商业化存在不确定性等特点,在发展初期难以实现盈利是普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科创板八条”展现出极大的制度包容性,支持具备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广阔市场潜力且科创属性突出的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这一举措犹如为企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保障研发活动得以持续推进,同时在市场拓展、人才引进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了坚实支撑。

以实际案例为证,自去年11 月境内最大的 12 英寸硅片厂商西安奕斯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 IPO 申请获科创板受理之后,专注于射频、模拟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及被誉为“半导体‘独角兽’”的上海超硅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未盈利企业,其 IPO 申请也相继获得受理。这一系列案例充分彰显了科创板包容性制度的实际成效,也预示着越来越多的新质生产力将借助资本的力量,在技术攻坚和产业升级的道路上加速迈进。

引导资源集聚,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充足养分

“科创板八条”积极探索建立“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传统以固定资产衡量企业价值的固有模式,能够更精准地识别出那些固定资产占比较低,但在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方面具有高成长潜力的科创企业。通过这一认定标准,企业能够获得政策层面的重点扶持和金融机构的精准授信,进而吸引高校、科研机构主动寻求产学研合作机会,推动高端人才、前沿技术和产业信息等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形成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让企业在丰富的资源滋养下,加速实现技术突破和规模扩张。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9 家科创板上市公司依据“轻资产、高研发投入”认定标准申请了再融资,合计拟融资 247.96 亿元,其中 2 单已获得注册批复。这一数据充分证明了该认定标准对科创企业融资和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支持并购重组,为科创企业跨越发展搭建快速通道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科创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仅依靠自身内部积累和线性增长,很难快速实现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并购重组为企业提供了一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科创板八条”提出“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鼓励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方式实施并购重组”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拓宽了企业并购的支付渠道,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通过灵活的估值体系,充分认可科创企业的技术价值和未来潜力,极大地激发了企业通过并购实现资源整合、技术互补和市场拓展的积极性。

自“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披露的并购交易达到 106 单。其中,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的交易规模预计超过 1000 亿元,这是重组新规修订后的首单上市公司吸收合并交易,有望加快我国集成电路、信创、人工智能等产业链的国产化进程。

在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代背景下,“科创板八条”以其独特的包容性和创新性,成为科创企业突破成长瓶颈、攀登技术高峰的有力支撑,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源源不断地注入创新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