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科技竞争的加剧,各国纷纷加大对创新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在中国,专精特新企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与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宣布,将于7月21日集中发布多只专精特新主题指数,以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助力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
专精特新企业:创新驱动的新引擎
专精特新企业以其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创新能力著称,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掌控力。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累计培育了1.46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中A股上市企业超过1000家。这些企业在研发强度、毛利率和营收增长率等方面均显著高于A股平均水平,展现出强劲的创新活力与成长潜力。
沪深交易所同步推出专精特新指数矩阵
此次发布的指数覆盖沪深市场,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专精特新指数集群,各具特色又相互补充。具体来看:
上交所方面:上证科创板专精特新指数选取50只科创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样本,平均研发强度高达21.2%;上证专精特新指数涵盖100只沪市企业样本,其中主板占25%,科创板占75%;中证专精特新100指数从沪深北市场精选100家企业,全面呈现A股专精特新企业的分布格局。
深交所方面:深证专精特新指数与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分别从深市、创业板选取100只市值规模大、流动性好的企业作为样本。截至2025年6月底,两条指数总市值分别达1.5万亿元和1.3万亿元,近一年日均成交金额均超400亿元,可投资容量与流动性充足。
数据显示,自2018年底基日以来,深证专精特新指数和创业板专精特新指数的年化收益率分别为8.3%和9.8%,均优于同期沪深300指数的4.4%。样本公司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权重占比分别达86%和89%,近三年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超19%,民企样本数量占比均超八成,充分体现创新属性与民营经济活力。
市场资源向科技创新型企业倾斜
市场人士指出,此次多只专精特新指数的集中发布,是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功能、服务科技金融与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一方面,指数通过清晰的市场表征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工具,便于投资者分享专精特新企业成长红利;另一方面,将引导更多市场资源流向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助力其突破技术瓶颈、实现高质量发展。
沪深交易所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指数供给体系,推动相关指数产品开发,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培育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让资本市场更好地赋能专精特新企业,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资本市场的创新动能
此次沪深交易所同步推出的专精特新指数矩阵,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也为专精特新企业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通过资本市场这一平台,专精特新企业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加速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