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你版 LABUBU 开售即售罄:潮玩 IP 的流量密码与行业增长逻辑

2025 年 9 月,泡泡玛特旗下经典 IP “LABUBU” 推出的迷你版系列产品,在上线后 1 分钟内便宣告售罄,首批 5 万套产品瞬间被抢购一空,相关话题 #迷你 LABUBU 售罄 #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累计曝光超 2 亿次,引发潮玩行业广泛关注。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 “IP 长期沉淀、精准把握消费需求、创新营销玩法” 三者协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印证了 LABUBU IP 的强大号召力,更折射出中国潮玩行业 “IP 为核、体验为王、圈层营销” 的核心发展逻辑。

从行业背景来看,2025 年中国潮玩市场呈现 “规模扩张与结构升级并存” 的特征。据艾媒咨询数据,2025 年上半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达 385 亿元,同比增长 22%,其中 IP 衍生品占比超 75%,成为市场核心增长极。随着 Z 世代(1995-2010 年出生)成为消费主力,其对 “个性化、情感化、稀缺性” 产品的需求,推动潮玩从 “小众爱好” 向 “大众消费” 转变,而具备深厚文化内涵与情感连接的 IP 产品,更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迷你版 LABUBU 的热销正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体现。

一、现象解析:迷你版 LABUBU 售罄背后的 IP 与产品逻辑

迷你版 LABUBU 之所以能实现 “开售即售罄”,核心在于其依托 LABUBU IP 的长期积累,在产品设计、稀缺性设置上精准契合目标消费群体需求,形成 “情感共鸣 + 收藏价值” 的双重吸引力。

(一)IP 价值:十年沉淀的情感连接与圈层认同

LABUBU 作为泡泡玛特在 2015 年推出的经典 IP,历经十年发展已形成庞大的粉丝群体与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支撑产品热销的核心基石:

  • IP 形象与故事:LABUBU 以 “精灵男孩” 为核心形象,拥有 “森林系列”“魔法系列”“联名系列” 等丰富故事线,形象设计兼具 “萌系特质与艺术感”,既符合 Z 世代对 “可爱美学” 的偏好,又具备较高的艺术收藏价值。截至 2025 年 9 月,LABUBU IP 全网粉丝量超 800 万,其中核心粉丝(年消费超 5000 元)占比达 25%,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

  • 情感共鸣与圈层文化:LABUBU 通过 “年度主题展、粉丝线下聚会、IP 衍生内容(漫画、短视频)” 等形式,构建起强粘性的粉丝圈层。例如,2024 年举办的 “LABUBU 森林奇妙展” 在全国 10 个城市巡回,吸引超 50 万人次参观,粉丝通过线下互动深化对 IP 的情感认同;同时,粉丝自发形成的 “LABUBU 收藏社群”,通过分享收藏心得、交换限量款产品,进一步强化圈层凝聚力,这种情感连接使粉丝对 IP 新品具备天然的购买意愿;

  • 跨界联名背书:LABUBU 此前与迪士尼、LINE FRIENDS、故宫文创等知名 IP 的联名合作,持续提升 IP 影响力与破圈能力。例如,2024 年推出的 “LABUBU× 迪士尼公主系列”,上线 3 分钟售罄 3 万套,不仅吸引原有粉丝购买,更借助迪士尼 IP 触达泛娱乐消费群体,为迷你版产品积累了广泛的潜在客群。

(二)产品设计:迷你化与稀缺性的精准把控

迷你版 LABUBU 在产品设计上紧扣 “小巧便携、高性价比、稀缺性” 三大核心,精准匹配目标消费群体的使用场景与收藏需求:

  • 迷你化设计适配多元场景:此次推出的迷你版 LABUBU 高度仅 5-8 厘米,较常规款(10-12 厘米)缩小约 30%,重量减轻 50%,具备 “便携性强、摆放灵活” 的优势。产品可适配 “桌面装饰、背包挂件、车载摆件” 等多元场景,满足 Z 世代 “随时随地展示个性” 的需求,据泡泡玛特用户调研数据,超 70% 的消费者表示 “迷你尺寸更适合日常携带与场景搭配”;

  • 高性价比降低消费门槛:迷你版 LABUBU 单套定价 99 元,较常规款(单款 59-99 元,整套 499-699 元)大幅降低消费门槛,同时推出 “盲盒 + 套装” 两种购买形式 —— 盲盒单抽 99 元,整套(含 6 个不同款式)594 元,既满足消费者 “抽隐藏款” 的娱乐需求,又为重度收藏者提供 “全套收藏” 选择,覆盖不同消费能力群体;

  • 稀缺性设置刺激购买欲望:迷你版 LABUBU 设置 “基础款(6 款)+ 隐藏款(1 款,概率 1/144)+ 特别隐藏款(1 款,概率 1/1000)” 的稀缺性结构,同时限定首批发行量 5 万套,通过 “限量 + 低概率隐藏款” 制造稀缺感。这种设置不仅激发消费者的 “收藏欲” 与 “赌徒心理”,更推动粉丝在社交平台分享 “抽盒体验”,形成自发传播,进一步放大产品热度。

二、营销拆解:从 “流量引爆” 到 “圈层渗透” 的全链路策略

迷你版 LABUBU 的热销,离不开泡泡玛特在营销层面的精密布局。通过 “预热造势、圈层渗透、社交裂变” 的全链路营销策略,实现产品热度与销量的双重爆发,为潮玩行业的营销实践提供了参考样本。

(一)预热造势:多平台联动构建期待感

在产品正式开售前 1 个月,泡泡玛特便启动多平台预热,通过 “悬念营销、内容曝光、KOL 种草” 逐步释放产品信息,构建消费者期待感:

  • 悬念营销引发猜测:在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发布 “LABUBU 神秘新品” 预告海报,仅露出产品局部细节(如耳朵、手部),配文 “小身材,大惊喜”,引发粉丝猜测与讨论,首条预告微博转发量超 10 万次,评论区留言超 5 万条,形成 “未发先火” 的热度;

  • 内容曝光深化认知:在抖音、B 站发布 “迷你版 LABUBU 设计幕后” 短视频,展示产品从草图设计、3D 建模到生产的全过程,同时邀请 LABUBU 设计师分享 “迷你尺寸设计理念”,强化产品的 “艺术感” 与 “情感价值”,相关视频累计播放量超 5000 万次,进一步提升粉丝对产品的认同感;

  • KOL 种草扩大影响:邀请潮玩圈头部 KOL(如 “潮玩情报社”“盲盒开箱君”)提前体验产品,发布开箱测评内容,同时联合时尚、生活类 KOL(如穿搭博主、家居博主)展示 “迷你 LABUBU 的场景搭配”,实现从 “潮玩圈层” 向 “泛消费圈层” 的破圈传播。据统计,预热期间累计合作 KOL 超 200 位,相关内容曝光超 1.5 亿次,带动产品预约量突破 10 万份。

(二)圈层渗透:精准触达核心粉丝与潜在客群

泡泡玛特通过 “私域运营、线下体验、会员专属权益” 等方式,精准触达 LABUBU 核心粉丝与潜在客群,提升转化效率:

  • 私域运营激活核心粉丝:在泡泡玛特 APP、企业微信社群等私域渠道,向 LABUBU IP 的核心会员(年消费超 1 万元)推送 “迷你版 LABUBU 优先购权益”,会员可提前 24 小时参与预售,同时享受 “满 599 元赠限定周边” 福利,有效激活核心粉丝的购买意愿,预售期间核心会员转化率达 65%,贡献超 30% 的首批销量;

  • 线下体验强化感知:在全国 50 家泡泡玛特门店设置 “迷你版 LABUBU 体验区”,摆放产品实物供消费者触摸、观赏,同时提供 “免费试抽盲盒” 活动(每人限抽 1 次,未中奖可获得优惠券),吸引线下客流的同时,通过 “实物体验” 提升消费者购买信心,据门店数据,体验区日均接待客流超 2000 人次,线下转化率达 40%;

  • 跨界合作触达潜在客群:与喜茶、名创优品等品牌合作推出 “迷你 LABUBU 联名活动”—— 在喜茶购买指定饮品可获得 LABUBU 贴纸,在名创优品消费满 88 元可参与迷你 LABUBU 抽奖,借助合作品牌的线下门店与客群资源,触达 “非潮玩核心用户”,据统计,跨界活动为迷你版 LABUBU 带来超 50 万新增潜在客群,其中 15% 转化为实际购买用户。

(三)社交裂变:用户自发传播放大热度

泡泡玛特通过 “社交互动机制、话题引导”,鼓励消费者在社交平台分享购买与使用体验,形成自发传播,进一步放大产品热度:

  • 互动活动激发分享欲:在小红书发起 “# 我的迷你 LABUBU 场景秀 #” 话题活动,用户上传迷你 LABUBU 的场景搭配照片或视频,可参与抽奖(奖品为限量款周边),活动上线 1 周内累计产生超 3 万条 UGC 内容,话题曝光超 8000 万次,大量用户通过分享内容吸引好友购买;

  • 隐藏款晒单引发跟风:鼓励抽到隐藏款的用户在社交平台晒单,泡泡玛特官方账号对优质晒单内容进行转发,同时给予 “隐藏款专属标识” 等权益,刺激更多用户参与 “晒单 - 求赞” 互动,形成 “抽隐藏 - 晒单 - 再购买” 的循环,据统计,晒单用户的复购率较普通用户高 40%;

  • 舆情监控与引导:安排专人实时监控社交平台舆情,对用户反馈的 “购买难度大”“希望加量” 等声音,及时回应 “将根据需求考虑补货”,同时引导用户关注后续活动,维持话题热度,避免负面情绪扩散。

三、行业透视:潮玩市场的增长逻辑与竞争挑战

迷你版 LABUBU 的热销,不仅是单个产品的成功,更折射出中国潮玩行业的整体增长逻辑与面临的竞争挑战。在 Z 世代消费崛起与 IP 经济繁荣的背景下,潮玩行业虽保持高速增长,但也需应对 “IP 同质化、消费疲劳、跨界竞争” 等问题,寻找可持续发展路径。

(一)增长逻辑:IP 为核,体验与圈层驱动

从迷你版 LABUBU 的成功与行业整体发展来看,中国潮玩行业的增长逻辑可概括为 “IP 为核心,体验与圈层为双驱动”:

  • IP 是核心竞争力:潮玩的本质是 “IP 衍生品”,具备独特形象、丰富故事线与情感连接的 IP,是吸引消费者、实现持续变现的基础。除 LABUBU 外,泡泡玛特的 Molly、DIMOO,52TOYS 的 BE@RBRICK 等热销 IP,均凭借长期的 IP 运营积累了庞大粉丝群体,IP 的生命力直接决定产品的市场表现;

  • 体验是消费升级的关键:随着消费者需求从 “拥有产品” 向 “获得体验” 转变,潮玩企业通过 “线下展览、互动活动、场景化消费” 等方式,为用户提供多元化体验。例如,泡泡玛特打造的 “POP MART 主题乐园”,将 IP 形象融入游乐设施、餐饮、购物场景,2025 年上半年接待游客超 100 万人次,实现 “IP 体验 + 消费” 的深度融合;

  • 圈层是增长的放大器:潮玩消费具有强烈的 “圈层属性”,用户通过分享、交流、收藏形成紧密的社群,而社群的口碑传播与自发裂变,成为产品热度与销量的重要放大器。企业通过运营圈层,既能提升用户粘性,又能快速获取用户反馈,为 IP 与产品迭代提供方向。

(二)竞争挑战:同质化、消费疲劳与跨界挤压

尽管行业增长势头良好,但潮玩企业仍面临三大核心挑战,需通过创新突破瓶颈:

  • IP 同质化严重:随着大量企业涌入潮玩行业,IP 形象设计呈现 “同质化” 趋势,多以 “萌系、可爱” 为主要风格,缺乏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情感差异,导致消费者审美疲劳。据艾媒咨询调研,2025 年上半年有 45% 的消费者表示 “市面上潮玩 IP 长得太像,难以区分”,同质化成为制约行业增长的重要因素;

  • 消费疲劳与复购率下降:部分消费者在经历 “盲盒热潮” 后,逐渐出现 “收藏饱和、消费理性化” 趋势,复购率有所下降。2025 年上半年,潮玩行业平均复购率从 2024 年的 65% 降至 58%,如何通过 “IP 创新、产品升级” 维持用户长期兴趣,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 跨界竞争加剧:随着 “IP 经济” 的普及,玩具、文具、美妆等行业企业纷纷推出 IP 衍生品,跨界进入潮玩领域,加剧市场竞争。例如,名创优品推出 “MINISO×LINE FRIENDS” 潮玩系列,完美日记推出 “动物眼影盘潮玩手办”,这些企业凭借 “渠道广、价格低” 的优势,分流部分潮玩消费群体。

四、行业启示与课程引导:IP 营销与圈层运营的核心能力

迷你版 LABUBU 的热销,为潮玩行业及 IP 衍生领域提供了重要启示:在消费升级与圈层经济时代,企业需以 “IP 为核心,以用户为中心”,通过精准的产品设计与创新的营销策略,构建 “情感连接 + 体验增值 + 圈层裂变” 的增长模式。对于企业营销负责人而言,如何打造强势 IP、精准触达目标圈层、实现营销效果最大化,成为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首席营销官 (CMO) 实务与增长战略高级研修班https://ss7.portal.vixue.tech/preview/441/16515/709)联合国内顶尖营销专家、IP 运营资深从业者,围绕 “IP 打造、圈层营销、社交裂变、用户运营” 四大核心模块,通过实战案例教学(如泡泡玛特 IP 营销案例、潮玩行业圈层运营实践)、小组模拟演练、企业实地参访等形式,帮助营销负责人掌握 “IP 时代的营销增长逻辑”。

通过学习该课程,营销负责人能够提升 “IP 战略思维与圈层营销实战能力”,学会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打造差异化 IP、如何精准定位并渗透目标消费圈层、如何通过社交裂变实现营销效果放大,推动企业在 IP 经济浪潮中实现 “从产品销售到品牌增值” 的跨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