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启航,为资本市场注入创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5-07-01

6月30日,资本市场迎来一则重磅消息——北证专精特新指数正式发布,这是北交所继北证50指数之后,精心打造的又一重要指数,为市场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与方向。当日交易结束,该指数以2500.49点收盘,涨幅达1.23%,以亮眼的成绩开启了征程。

精选样本,凸显专精特新特质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样本选取独具匠心。它从北交所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证券中,经过严格筛选,挑出市值最大的50只作为指数样本。这一举措旨在精准反映北交所专精特新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为投资者提供一个观察和衡量该领域企业发展的有效窗口。

依据详细的指数编制方案,在北交所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群体里,综合考虑市值规模和流动性两个关键因素,选取排名靠前的证券纳入指数样本池。首发样本企业的行业分布广泛且具有前瞻性,涵盖了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当下热门且极具发展潜力的重点领域。

这些样本企业在创新方面表现卓越。2024年,它们的研发支出总计高达17.9亿元,同比增长2.6%,研发强度达到5.6%,这一数据远远超过了市场平均水平,充分彰显了它们对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同时,在成长性上也可圈可点。凭借持续稳定的创新投入,这些企业在2024年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的双增长,分别同比增长8.6%和9.6%,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专家解读,展望指数发展前景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对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首日表现给予了积极评价。他表示,该指数首日迎来开门红,样本股股性活跃,在市场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这为指数后续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部证券北交所首席分析师曹森元也从专业角度对这一指数进行了深入分析。他指出,新推出的北证专精特新指数聚焦于50家市值最大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填补了市场在主题投资方面的空白。从战略层面来看,该指数的发布完善了市场生态,与北证50指数形成了“规模 + 主题”的双指数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选择。

曹森元还强调,样本企业较高的研发强度和营收增速,使其具有较大的投资吸引力,有望引导数十亿元的增量资金进入市场。而且,这一指数的推出将为未来新型北交所主题基金产品和ETF产品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进一步丰富市场的投资产品种类。

战略定位,服务实体经济与创新发展

周运南进一步阐述了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战略意义。他认为,全市场首个专精特新指数的发布,充分体现了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的定位。这一指数的推出,有利于引导市场关注和支持那些在细分领域具有专业优势、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它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资金支持。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推出是北交所指数体系完善的关键一步,也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战略举措。它将引导社会资源向专精特新等关键领域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相关产业实现创新发展,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数据支撑,凸显专精特新企业力量

值得关注的是,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北交所上市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已达到148家,占比超过五成。这一数据充分表明,北交所已经成为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要聚集地,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机遇。

开源证券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北交所专注于扶持细分行业的龙头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规模可能不大,但往往处于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在产业链景气度较高的时候,这些细分行业龙头公司能够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快速的成长,投资价值也会随之不断提升。

北证专精特新指数的发布,是北交所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将为市场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将为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动力和支持。我们有理由期待,在这一指数的引领下,北交所将涌现出更多优秀的专精特新企业,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