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元级私募二季度持仓全景解析:重仓五大核心行业,战略布局凸显 “硬科技” 与新质生产力逻辑

发布日期:2025-08-27


随着 2025 年 A 股上市公司中期报告披露工作步入尾声,作为市场重要机构投资者的百亿元级私募(以下简称 “百亿私募”),其最新持仓变动与配置策略逐渐清晰。私募排排网于 2025 年 8 月 26 日基于已披露中报的 A 股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统计日,已有 27 家百亿私募旗下产品跻身 94 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序列,合计持股市值规模达到 347.31 亿元。这一数据不仅直观反映了百亿私募在 A 股市场的资金布局体量,更为市场提供了观察头部机构投资偏好与行业判断的重要窗口。

一、头部私募操作分化:减持与布局并行,高毅资产调仓动向引关注

从二季度百亿私募的整体操作动向来看,机构在市场调整周期中展现出 “优化持仓结构、积极捕捉新机会” 的特征。具体数据显示,二季度期间,百亿私募旗下产品对 18 家 A 股上市公司进行了增持操作,对 47 家公司保持持股数量不变,对 10 家公司实施了减持,同时有 19 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首次出现百亿私募身影,新进布局态势显著。这种 “减持部分标的、坚守核心资产、新进潜力领域” 的操作组合,既体现了机构对现有持仓的动态优化,也反映出其在市场波动中寻找结构性机会的主动策略。

在众多头部私募中,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 “高毅资产”)的二季度操作尤为市场瞩目。数据显示,高毅资产旗下产品二季度共出现在 9 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合计持股市值高达 147.80 亿元,在已披露持仓的百亿私募中稳居前列,其调仓路径具备较强的市场参考价值。

从具体标的来看,高毅资产对核心持仓标的海康威视进行了幅度有限的减持,持股数量减少 1200 万股,但即便如此,海康威视仍以 93.73 亿元的持股市值维持高毅资产 “头号重仓股” 地位,这一操作既体现了机构对核心资产估值的理性审视,也表明其对该公司长期基本面与行业竞争力的认可未发生根本变化。

在减持部分标的的同时,高毅资产同步开启新机会的布局。二季度,该机构对龙佰集团、安琪酵母、云铝股份三只个股实施了增持,增持数量分别为 800 万股、350 万股、840 万股,涉及新材料、食品加工、有色金属等领域;此外,高毅资产还新进布局了太极集团(持股 2000 万股)与潮宏基(持股 594.63 万股),其中太极集团隶属于医药生物板块,潮宏基则为消费领域标的,这一布局延续了高毅资产长期以来对医药生物赛道成长逻辑与消费板块稳健属性的关注,也凸显其在行业配置中 “兼顾成长与防御” 的平衡思路。

二、行业配置聚焦五大领域:契合经济转型,兼顾成长与稳健

从百亿私募二季度重仓股的行业分布维度分析,机构资金呈现出显著的集中化特征,核心配置方向聚焦于电子、医药生物、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五大领域。具体数据显示,上述五大行业的重仓股数量依次为 15 只、13 只、10 只、8 只、7 只,合计占据百亿私募重仓股总数量的近六成,这一配置结构既深度契合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核心方向,也体现了机构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 “追求成长性与稳健性并重” 的底层逻辑。

(一)电子行业:技术优势标的成首选,头部机构密集布局

电子行业凭借其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中的核心地位,成为二季度百亿私募最青睐的配置领域。从具体机构操作来看,多家头部私募围绕具备技术壁垒与产业趋势契合度的标的展开布局:淡水泉(北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继续坚定持有生益科技,截至二季度末持股市值约 2.72 亿元,生益科技在覆铜板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国产替代进程是机构长期持有的核心逻辑;上海睿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产品则新进扬杰科技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持股市值达 1.33 亿元,扬杰科技在功率半导体领域的研发实力与市场拓展能力符合机构对 “硬科技” 标的的筛选标准;珠海阿巴马私募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选择重仓沃尔核材与光莆股份,前者在高分子核辐射改性新材料领域具备领先地位,后者在 LED 照明与医疗健康照明领域拥有技术积累,均属于电子行业中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的细分赛道标的。整体来看,百亿私募在电子行业的布局呈现出 “聚焦技术优势、锚定国产替代、贴合产业趋势” 的鲜明特征。

(二)医药生物板块:多机构加码,兼顾创新与消费属性

医药生物板块作为兼具成长潜力与防御属性的经典配置领域,同样获得百亿私募的重点关注。二季度期间,机构在该板块的操作呈现 “新进与增持并行” 的态势:除高毅资产新进布局医药生物领域的太极集团外,上海银叶投资有限公司旗下产品新进浩欧博(体外诊断领域)与盟科药业 - U(创新药领域),上海重阳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对福元医药(化学制剂领域)实施增持,上海迎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则继续持有智飞生物(疫苗领域)与亿帆医药(创新药及原料药领域)。从标的选择来看,百亿私募在医药生物板块的布局既覆盖了创新药、体外诊断等具备高成长属性的细分赛道,也包含了化学制剂、疫苗等与民生需求紧密相关的消费型医药标的,反映出机构在该板块配置中 “兼顾创新红利与消费稳健” 的双重考量。

(三)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产业逻辑驱动,政策红利加持

除电子与医药生物外,计算机、机械设备、基础化工三大领域同样是百亿私募的核心配置方向,其布局逻辑均与产业趋势及政策导向高度相关。

· 

计算机行业:随着 AI 算力自主、数字经济建设等政策的持续推进,计算机行业中的软件开发、信息技术服务、算力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迎来发展机遇,百亿私募布局的 10 只重仓股多聚焦于具备自主可控技术能力的标的,契合 “科技安全” 与 “数字中国” 的战略方向;

· 

· 

机械设备行业:在高端制造升级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的背景下,机械设备行业中的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新能源装备等细分赛道需求持续释放,百亿私募布局的 8 只重仓股多为细分领域龙头,具备技术壁垒与产能扩张潜力;

· 

· 

基础化工行业:作为工业生产的 “基础原料库”,基础化工行业在新能源材料、高端化工材料等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百亿私募布局的 7 只重仓股多围绕具备技术升级能力与产业链整合优势的标的,既受益于下游需求复苏,也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 

三、机构解读:布局逻辑融合全球竞争、产业趋势与政策红利

百亿私募作为 A 股市场的专业机构投资者,其持仓变动与行业配置往往被视为市场情绪与投资方向的 “风向标”。对于二季度的布局逻辑,多位机构人士从宏观环境、产业趋势、政策导向等维度进行了深度解读。

珠海黑崎资本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战略官陈兴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百亿私募二季度的重仓股配置,本质上是机构对全球宏观变局与中国经济转型关键期的深刻洞察结果。从国内视角来看,新质生产力培育、科技创新突破与高端制造升级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主线,相关领域持续获得政策支持,这直接推动机构加大对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等具备技术密集型特征板块的配置力度;从国际视角来看,全球产业链正处于加速重构阶段,科技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半导体国产化、AI 算力自主可控、医药企业 “出海” 等方向已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重要高地,这些领域不仅具备国产替代的内生增长逻辑,更拥有全球市场拓展的外生成长空间,双重逻辑叠加使其成为机构长期布局的核心方向。

“从资金层面的表现来看,上述核心板块在二季度呈现出‘量价齐升’的态势,机构持仓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关注度也持续攀升,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硬科技’主线的投资共识正在不断强化。” 陈兴文进一步补充道,总体而言,百亿私募二季度的布局逻辑深度融合了全球竞争态势、产业趋势演变与政策红利释放三大核心要素,在配置中既关注国内内需复苏带来的结构性成长机会,也强调战略安全层面的长期竞争力培育,充分展现出‘战略长期主义’与‘新质生产力’投资思维的有机统一。

北京市星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则从市场环境维度进行了补充分析,该人士表示:“当前宏观经济环境呈现温和向好态势,微观层面的积极因素正逐步积累,例如企业盈利修复、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加之当前 A 股市场具备一定的赚钱效应,投资者风险偏好有所提升,市场流动性也保持相对充裕。从市场运行逻辑来看,情绪面与资金面对市场的支撑作用仍然较为明显,这为百亿私募在核心板块的布局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也进一步强化了机构对具备长期成长逻辑标的的持有信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基于公开资料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